上海英武功夫馆&英武道教育
新闻详情

【原创】武术,不仅是体育更是武道

浏览数:43 

武术是唯一一项适合3至80岁人群习练的格斗术




导语


李连杰曾说武术即是一项体育运动又是健康产业,同时他还属于文化产业。
武术的本源是格斗,可他源于血腥斗争却又将他升华武术保留了抗争的技艺,又蕴含了属于华夏的文明符号。
人自出生,秉受先天之精,开始与自我相处,与这个世界共处。
人之正气,除了先天带来的“体质”“天生”外,更要合后天之力共同濡养我们的性命。
勇者不惧,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……是从内而外、从本初到终结一个最明显的展现。



垂髫→总角


垂髫之时,似是最为怡然自乐之时,然世之诸多诱惑、偏失……无论有意无意,身心体魄尚未成熟的孩子们总是被划为易感人群。
红日初升,其道大光。此时的孩子们如果用武术教育观点来看,就是正适合习练基础长拳之时。顺应好动的天性,释放本性以“外家拳”的筋骨磨炼打造“野蛮体魄”。
及至总角,辅以器械特技,结合自身特殊性选择喜欢的、适合的拳种兵器……
此时,孩子们已有一定的运动常识和身体素质基础,正是野蛮生长时期。在这个年龄段打下扎实的基础,是真的可以影响终身的。
等到中年时,就算套路组合已经忘却,但习练武术所传递给你的精气神、科学运动体系也永不褪色。


豆蔻


豆蔻年华,正是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,青春期的我们开始叛逆、迷茫。激素的分泌下,你的孩子不再对你言听计从,对你的“权威”产生了质疑。
看似“还是个孩子,啥都不懂”,却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现象产生了好奇和疑问。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,可能会给你惹事儿?还是被同龄的其他同学欺负?
这时的武术,能给你提供的就是,在擂台上安全、公平、斗智斗勇的对抗环境。把你少年时期所练所积累的协调性、武术技术、爆发性还有最重要的身体素质真正“运用”出来。
武术散打,是武术功夫的体育化、擂台化、竞技化,更是儒家文化所向往的人格品质全展现。
后脑、裆部咽喉禁击,谓之“仁”
一对一,同体重公平竞技对抗,谓之“义”
比赛前后互行抱拳礼,谓之“礼
避其锋芒,拳腿摔互相克制,谓之“智”
尊重判罚,尊重对手,谓之“信”


弱冠及以后


如果这个时候的你,经过数年的勤学苦练已经不可自拔的爱上武术,那么武学文化想必不用教练催促,你也会自觉的去学习了。
各家流派,武学精髓,不必说脱枪为拳的形意,也不必讲身法诡异的八卦,单说机巧严谨的咏春化劲而用的太极就足以让人痴迷一辈子了。
传统武术中,一呼一吸之间,一起一伏之中,一展一束之外都是心与身的修炼武学环境与智慧碰撞的火花
武术对抗本身,就是要去克服人性原始本能的。比如睁着眼看着对方挥拳,趁机闪身进入有效击打范围,而不是闭眼乱抡拳,转身回头
在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的训练中,体会心态从兴奋到枯燥,从抗拒到坚持,再从习惯到平常心的转变,我们生活的精神状态也随之发生改变。
变得从容、变得平和、变得懂得去透过现象看本质……不再懦弱胆怯,亦不会充满戾气。这时候的习武,看似是肢体的锻炼,本质上更是在修心练智。
① 后背露给对方,也就是后脑对敌,十分危险!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搏击术是教你主动背对迎战的


所思所得


武术,是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钻研探索的宝库。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,任何时候去探索都会发现不同的天地,而这份理解不仅仅是基于理论的学习,更是亲身“体验实践”而感受到的不同视角。
还记得初尝器械对抗的新奇和震撼!我们再厉害,能掌握的也只是武学体系中的那冰山一角。最后,用纪师范的武道感悟做结尾:
武道不仅仅是体育,更是一种精神。体育你必须赢掉所有的对手,才能拿到冠军;而武道,只要战胜自己,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有所进步你就是胜者。
武术不仅仅是一个运动项目,更是武道